工作经历
1990年7月-1999年7月 忻州师范专科学校 地理系 教师
1999年8月-2001年9月 忻州师范学院 地理系 教师
2001年9月-至今 忻州师范学院 地理系 讲师
四、科研成果
(一)发表的论文
温震军,赵景波:《“丁戊奇荒”背景下的山西生态系统剧变及社会影响》,《社会科学》(2017-2018 CSSCI),2017年第2期(第438卷),139-148页。2017,438(02),139-148.
温震军,赵景波:《“丁戊奇荒”背景下的陕晋地区狼群大聚集与社会影响》《学术研究》(2017-2018 CSSCI), 2017年第6期(第391卷),110-117页。(全文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《中国近代史》2017年第9期,并编排为该期的第一篇文章。) 2017,391(06),110-117.
温震军,赵景波:《崇祯大旱与北方地区的食物等资源的争夺》,《学术界》(2017-2018 CSSCI),2017年第8期(第231卷),209-219页。2017,231(08),209-219.
赵景波,温震军:《西安北郊草店村河漫滩沉积与洪水变化》,《地质论评》2017年第2期(第63卷),326-336页。(2017-2018 CSCD),2017,63(02),326-336.
温震军,赵景波:《明代晋北伐木纠纷显现的环境和社会信息》,《唐都学刊》2015年第3期(第31卷),65-70页。
温震军:《涑水源头再考》,《唐都学刊》,2007年第23卷(Ⅰ),85、89页。
温震军:《五台山环境问题初探》,《忻州师范学院学报》,2001年第4期,72-74页。
温震军:《明代晋北边关护木研究》,《忻州师范学院学报》,2007年第2期(第23卷),108-110页。
程森,温震军:《清代山西乡村聚落的形态和住宅形式》,《古今农业》,2007第4 期,97-104页。
温震军:《明代晋北边关伐木与伐木纠纷》,《鄂尔多斯高原及其邻近地区历史地理研究》,侯甬坚主编,三秦出版社,2008年6月,247-256页。
(二)主持或参加的教研、科研项目
主持并完成:
(1)“二千年来陕西地区季风活动与气象灾害研究”(S2011YB01),属陕西师范大学优秀博士论文资助项目。
(2)“明清时期特大干旱导致的生态效应和社会效应——以山西地区为中心”(ZT20149),属忻州师范学院院级项目。
参与了三个国家项目:
(3)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“中国西部环境和生态科学重大研究计划”——“历代制度和政策因素对西部环境的影响:途径、方式和力度”项目(90302002)。
(4)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(SKLLQG1428)。
(5)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“鄂尔多斯高原历史地理研究”(11&ZD097)。
(三)撰写的著作
温震军:《农耕社会整治:明代官员吕坤构建的社会环境建设方案》,西北大学出版社,2022年12月。ISBN 978-7-5604-5703-5
温震军:《灾荒与文明撞击:中国北方地区特大干旱及应对》,西北大学出版社,2024年6月,ISBN 978-7-5604-5391-0
五、获奖情况
2001—2002、2002—2003学年,连续2年被评为忻州师范学院优秀教师。
2003年,获得忻州师范学院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三等奖。
2020年,被评为忻州师范学院学术带头人 。
2023年,被评为忻州师范学院优秀党务工作者。
2024年,著作《农耕社会整治:明代官员吕坤构建的社会环境建设方案》获得“忻州市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奖”一等奖。